人物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思政 -> 人物篇 -> 正文

水稻育种专家——陈温福院士

来源: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作者: 点击:

陈温福院士的三农故事,是一段关于坚韧、创新与奉献的传奇。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及水稻研究所所长,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水稻科研事业,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早年经历与科研启蒙

陈温福院士1955年出生于辽宁法库的一个小山村,一个普通农家院里。在三年困难时期,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这也为他日后投身农业科研埋下了种子。从小,他就对村里的榆树印象深刻,但不幸的是,这些榆树在困难时期被村民剥皮充饥,几乎绝迹。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改变农业现状的决心。

二、求学之路与科研奠基

陈温福院士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他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铁岭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并在大学期间恶补知识,每科都力求90分以上。他的业余生活简单到只剩下“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图书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他日后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生阶段,他师从著名水稻科学家杨守仁教授,并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杨教授对陈温福院士的培养费了很多心思,甚至邀请三位著名教授为他开设高级作物育种课,这在沈阳农大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些经历为他以后在作物栽培和作物遗传育种上都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研攻关与成果斐然

陈温福院士主要从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及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他创制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这些品种已成为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新株型超级稻的核心亲本。同时,他还培育出多个超级稻新品种并进行推广,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品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英国Reading大学合作研究期间,他刻苦钻研,博采众长,成绩优异。但学习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回到了母校沈阳农业大学。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根在中国,一辈子离不开中国的土地。我学农的愿望就是让中国农民多打粮,让中国人吃饱饭,吃上大米饭。”

四、心系农民与科普教育

陈温福院士深知科研成果最终要服务于农民。因此,他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科普教育工作。他带领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同时,他还经常带客人去参观他的稻田,向更多人普及水稻种植知识。

五、建言献策与参政议政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陈温福院士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他结合自己的农业科研经历和实践经验,就农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农村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案和建议。这些提案和建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成1.jpg

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