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生态学院作为学校立校之基,历经百年薪火传承,现已发展成为培养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学院植根陇原大地,聚焦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甘肃省首批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现开设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5个优势专业。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16人,讲师23人,博士后1人,博士6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92%,“双师型”教师占比为93%,种子生产与经营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学院秉持“教研相长”理念,取得显著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21项,地厅级奖42项,主持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7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
学院致力于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有国家级作物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涵盖种子实验室、分子育种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实训中心等12个专业实训平台;与酒泉肃州国家种子产业园、甘肃农垦集团、甘肃同庆种业公司、天津吉诺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外6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校企共建祁连山生态区域植物种质资源库、数字农业产学研实践中心等数字平台;建有作物育种工程中心等5个双创孵化基地。推行“三维立体”人才培养体系,首创“早体验”理实融通教学模式,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构建“项目驱动+专项培训+实践锻炼+竞赛提升+创业扶持”五阶递进培养体系;开展“耕读传家”特色育人工程,涵盖经典诵读、农耕文化、非遗传承、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学术讲坛、研学交流等七大模块。
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先后获得全国农业职业院校种子检验技能大赛特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
项,省级"互联网+"大赛金奖3项,银奖8项,铜奖16项。
学院构建多元化就业通道,毕业生可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基层项目招录、应征入伍、专升本深造、自主创业等五维路径实现职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输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专升本通过率连续5年保持85%以上,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