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技能型康养人才案例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量:

一、背景与意义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我校康养与教育学院在实际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的案例,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形成了一些有实效、可推广的校企合作共育技能型康养人才的方法和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做法与成效

(一)校企产业学院共建技能鉴定站,助力区域技能人才培养

我校康养与教育学院与北京中乎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建成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康养产业学院,借助产业学院平台,结合校内实训平台以及专业教师队伍力量,申报获批了育婴、保育、老年服务三个等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相关技能考评站,作为甘肃省首批该类项目考评机构,将担负省内该项目领域内的社会技能考评鉴定工作。为学校促进中医康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做出有益的尝试,同时,通过对社会学员的相关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丰富甘肃省社会培训体系内容,助力区域康养技能人才发展。

(二)多维度提升学生养老服务技能,积极开展校内“1+X”等级考评

1.模块化理论培训,多轮实操打磨。“1+X”等级培训工作分为理论和操作二部分,根据工作任务将培训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各专业教师负责专项任务模块。在课程融通的基础上,理论培训采用精简授课和学生多轮做题相结合的方式;操作采用教师示教学生同步练习。根据参与专业的不同,对于考证内容采用免修、强化、补修和能力转换等形式;在正式考核前,再采用模拟真题对学生进行模拟考核,对考核中暴露的问题由教师进行专项辅导;并且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小组,组员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医轩馆”学生社团,充分发挥社团优势,利用学生周末、晚自等课余习时间在实训室进行实操打磨训练,会长总负责,由小组长开展训练。操作采用多媒体音频等方式,对训练中暴露的问题由社团指导教师或排班的专业教师进行专项辅导。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证融通”,在学生培养中加大技能训练。通过1+X证书试点的推进,我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将专业教学标准与岗位需求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促进教学链与岗位链的深度融合,推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通过1+X证书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深化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员工、行业企业专家通过来我校参与1+X课证融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同时,我校以组织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通过认真研读1+X证书教材,对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研究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2021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X证书培训内容互通。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1+X老年照护部分理论和实操内容融入《健康与社会照护》和《老年健康照护》等课程教学中。

三、问题与反思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中医养生、健康管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社会对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诉求发声明显变化,但由于课程内容更新太慢、新的技能技术引入太慢等原因,学生在技能培养上与社会行业需求有一定的出入,针对这一情况,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需进一步扩大加强,同时,急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技能水平,利用好寒暑假集中培训学习机会,必要时也可让教师短期脱产下企业实践。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联系方式:0931-8163555

邮 编:730030

甘公安网备

关注我们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