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与生态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胡麻采收活动,让学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在亲手劳作中感受农耕乐趣,将课堂所学的农业专业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技能,以劳动实践为青春成长赋能。

在试验田的田间地头,学子们化身“新农人”,手持镰刀俯身收割,动作虽略显生疏却格外认真——弯腰、下刀、拢束,将收割好的胡麻整齐捆扎成束。随后,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碾压脱粒,让饱满的胡麻籽从果壳中脱落,有的用簸箕反复筛选,剔除杂质,最后仔细标记品种、称重入袋……从收割到归仓的每一道工序,都在师生们的默契配合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田间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交流声与欢笑声。
从今年春季开始,学子们便全程参与了这片胡麻的种植管理:翻土整地时亲手抚平田垄,育苗移栽时细心呵护幼苗,生长期顶着烈日除草、精准施肥……一次次田间劳作,不仅让大家对农业技术的理解从“纸上谈兵”走向“知行合一”,更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践中,悄然培养起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以及守护作物生长的责任担当。
此次胡麻采收实践活动,正是我校践行“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将实践教学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打造标准化试验田、常态化开展田间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起“课堂学理论、田间练技能”的成长平台。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既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提升了农业实操能力,也为国家培养更多“懂技术、会操作、爱农业”的实用型农业人才筑牢了根基。
(文/刘晓颖 图/刘晓颖 审核/杨多海 来源/农业与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