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规章制度 /国家制度 /正文

甘肃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2015-12-01    阅读次数:34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4]134号,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经办银行,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根据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根据招标文件的约定,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中标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品业务合作协议。
第三条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实施机构
第四条  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是全省国家助学贷款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全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款工作。
第五条  各普通高校必须设立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高校管理机构”),由高校的一位校级领导具体负责,按《意见》要求在现有编制内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六条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标银行(以下简称“经办银行”)必须按合作协议的约定,明确国家助学贷款组织实施的部门,积极开展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第三章 借款学生与金额
第七条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人(以下简称“借款学生”)为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第八条  借款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 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 四)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 五)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
( 六)经介绍人、见证人推荐;
( 七)承诺向贷款人及时提供学习期间和毕业以后的有关情况;
( 八)在经办银行开立个人结算帐户;
( 九)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借款学生的申请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个借款学生的具体贷款金额由高校按本校的总贷款额度,根据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标准以及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
第四章 贷款申请
第十条  对符合条件的借款学生,采取按学年申 请、经办银行审核通过后学费和住宿费一次性发放、生活费逐月发放的办法。高校管理机构与经办银行应共同负责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  借款学生须如实提交以下材料:
( 一)甘肃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含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简要说明,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等);
(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 款的证明);
( 三)借款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并支持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书面证明文件。
( 四)见证人出具的大学生学习、品行说明书;经办银行和普通高校均不得要求国家助学贷款审请人提供上述范围以外的附加材料。
第十二条  《甘肃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统一印制。在校大学生直接向高校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高校管理机构须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进行说明,待新生报到后方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并申请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
第十三条  借款学生应如实填写申请审批表各项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高校提出申请,并提供第十一条中规定的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高校管理机构在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内,组织学生申请贷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学生的贷款申请。
第五章 贷款申请的审核
第十五条  高校管理机构对借款学生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进行资格审核及材料完整性、真实性的审核,对审核的结果负责。审核工作应在收到学生贷款申请后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审核流程为:各院、 系对借款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将审查通过的学生信息按学号顺序将逐一装订好的申请审批表及相关材料报送高校管理机构;高校管理机构审查申请人资格,并检查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完整、规范。
第十六条  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借款学生,高校管理机构应在校园网上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并对有问 题的申请进行纠正。
第十七条  资格审查工作无误后,高校管理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在审查合格的贷款申请审批表上加盖公章予以确认,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并向经办银行提交编制好的《甘肃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送审表》和申请材料。
第十八条  经办银行收到高校管理机构提交的送审表和申请材料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贷款申请的最终审查,编制批准借款学生名册并送交普通高校。
第十九条  经办银行在终审工作中,要按照合作协议的约定满足普通高校借款学生人数和额度需求。
第六章 贷款发放
第二十条  普通高校收到经办银行提供的批准借款学生名册后,应于10个工作日内组织学生填写、签署借款合同,并提交经办银行。
第二十一条  经办银行收到普通高校提交的经借款学生签署的借款合同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签字工作,并将已签署的借款合同送达高校。高校管理机构接到借款合同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将其发给借款学生本人。
第二十二条  经办银行应在借款合同签字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学年将贷款中用于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部分划入高校指定的帐户,于每月5日前(遇法定公休日顺延)将贷款中的生活费部分划入借款学生的个人帐户。
第二十三条  普通高校应负责监督学生的贷款使用情况;经办银行可向高校了解贷款的发放与使用情况。
第七章 贷款期限与利息
第二十四条  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学生毕业后六年。
第二十五条  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同级财政全额补贴,自取得毕业证书之日的次月1日(含1日)后由借款学生全额负担。当借款学生按照高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次月1日起自付利息。各普通高校应及时将借款学生毕业、结业、肄业、退学、被取消学籍等信息书面通知经办银行。
第二十六条  毕业后继续在省属普通高校攻读学位的借款学生,应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连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经办银行经审核无误后应为其办理展期手续,财政部门应继续按在校生为其实施贴息。
第二十七条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
第二十八条  对没有按照毕业时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中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经办银行可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第八章 合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借款合同为约束借贷双方的法律依据。除以下情况外,借款合同规定的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
( 一)借款学生自愿终止合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经办银行应允许借款学生自愿提出终止贷款发放。有终止贷款发放意向时,借款学生应通过所在高校向经办银行提出书面申请。
( 二)借款学生转学。借款学生转学时,必须由原经办银行与待转入高校的相应经办银行办理贷款划转手续后,或者在该生还清贷款本息后,所在高校方可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 三)借款学生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学籍等情况,高校应及时通知经办银行。经办银行有权 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提前收回 贷款本息等措施。必须在经办银行视情况采取上述措 施后,或经办银行与借款学生签订还款协议后,借款学生所在高校方可为学生办理相应手续。
发生上述情况之一的,借贷双方应办理合同变更手续,并按变更后的合同执行。
第九章 贷款回收
第三十条  借款学生应严格履行还款义务。
第三十一条     普通高校和经办银行均应负责开展对借款学生的信用教育和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法。普通高校还应建立借款学生的信用档案。
第三十二条  借款学生毕业离校前,高校应组织借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制订还款计划,签订还款协议。 借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上述手续后,高校方可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第三十三条  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经办银行应允许借款学生根据就业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毕业后24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月起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具体还货事宜,由借款学生在签订还款协议时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经办银行审批。
第三十四条  借款学生正常毕业后1年内,可以向经办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经办银行应允许有条件的借款学生提前还货,并按实际期限计算利息,不得加收除应付利息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第三十五条  经办银行应在每季度首月15日前,将学生还款情况以电子数据方式反馈给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应及时将还贷信息上报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第十章 违约公布
第三十六条  为及时提醒借款学生严格履行还款义务,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对连续拖欠贷款本息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实施通报。
第三十七条  对违约学生进行通报制度,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订。
第十一章 财政贴息
第三十八条  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按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全额补贴。
第三十九条  国家助学贷款所需贴息经费,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需贴息的贷款规模提出经费预算,经省教育厅(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编入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四十条  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经费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省财政厅(市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在审核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用款申请计划的基础上,及时、足额地支付贴息资金。
第四十一条  贴息的具体做法是经办银行于每个季度结束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本机构对在校学生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贷款金额、利率、 利息等情况按高校进行统计汇总(须经相关普通高校书面确认),审核无误后提供给省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收到贴息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申请同级财政拨付相关经费,并向经办银行支付贴息经费。
第十二章 风险补偿
第四十二条  根据“风险分担”原则 , 按当年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一定比例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经办银行给予补偿。具体比例按照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贷款合作协议执行。
第四十三条  经办银行于每年9月20日前,将上 一学年度(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和违约率按高校进行汇总,经有关普通高校书面确认后,于10月上旬将年度风险补偿金申请书、实际发放贷款汇总表(加盖公章)和普通高校确认证明材料提交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组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第四十四条  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普通高校和同级财政各承担50%。根据各高校借款学生的违约情况,可以适当调高该校承担风险补偿资金的比例,具体比例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按年度逐一考核确定。
第四十五条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开设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资金的利息主要用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所需资金,日常业务较多的情况下可根据业务量大小适当用于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日常管理费用。
第四十六条  财政应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经办银行报送的资料提出经费预算,经省教育厅(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编入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相关财政部门根据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付申请,及时、足额支付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第四十七条  各高校每年下半年应预留足够的本校应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1月上旬,将高校应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数额书面通知高校;经高校核实并书面确认后,高校应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同级财政在每年向按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直接拔付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风险补偿资金专户。
第四十八条  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经办银行实际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按照协议比例,在每年12月底前将补偿资金及时、足额支付给经办银行。
第四十九条  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应将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编制年度决算报告,经省教育厅审核、省财政厅审批后,抄送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省银监局,并向各普通高校通报。
第五十条  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对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接受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的监督,并接受省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指的普通高校,是指甘肃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
第五十二条  本意见于2005年春季开学后在全省普通高校全面实施。有关市可参照本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实施办法。
第五十三条  此前已签订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其贷款发放、贴息、还款等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财政厅、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省银监局四部门以联合发文形式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