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 时间:2017-05-17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全面实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坚守好高校这块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可靠人才,结合我院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点,坚定不移的捍卫和巩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巩固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话语权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前提、基础和关键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第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立场和觉悟,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要有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要注重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第三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刻全面地熟悉历史,了解现实,一切从中国的发展历史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不断研究,不断提高,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第四要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治学态度,敢于追求真理,坚持原则,了解社会,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做到实事求是,在教学方法上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水平;第五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守纪律的基本原则,以较高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讲授好每节课,坚持正面讲授与引导、传递正能量。

三、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

(一)设立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结构

1、成立学院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课程建设等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享受学院中层干部待遇。

2、选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高度责任心、具有高级职称、是中共党员的机构专职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3、配置办公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在机构建设与课程建设中,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及办公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机构配备教学设备和基本图书资料、国内外主要社科期刊、声像资料、教学课件以及办公用房、电脑、桌椅、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卷柜等办公设备等,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

4、学院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专款专用。

(二)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全国统一教材、设置课程和按标准班级实施教学

1、按照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学院实际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三门主要课程,保证足够学时。

总学时

总学分

开设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3

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72

4

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

18

1

第一学期

4

第二学期

4

第三学期

4

第四学期

2、所有课程均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最新版教材,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并为全体教师每人配备一套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

3、积极开展小班教学。为保证教学效果,从学院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控制课堂人数,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合班课尽量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组建在一起,以便使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基础开展不同层次与深度的教学。

4、把实践教学纳入学院总体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设置1学分,要积极利用省博物馆、八路军办事处、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规范》项目活动的实施,通过“青马学院”、“马列主义读书兴趣活动小组”、“泽邦创业协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基本覆盖所有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资格

严格执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兼职教师原则上从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党员教师中选聘,学校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聘为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者要经过严格的选聘程序,特别要注重政治坚定性、理论基础和可培养性。

(四)配齐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编制

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逐步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任教师应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总体上按不低于1:550-600的标准配备。从今年起每年至少增加1名思政课教师,力争3年内配齐。

(五)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1、一如既往的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定期轮训,通过参加教育部、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省委党校、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课程培训、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保证每个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一次教育培训,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与时俱进,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唱响主旋律,特别是唱好主旋律。

2、有计划地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通过各种渠道,选送到全国知名高校通过攻读学位、学术交流、脱产进修、名师指导、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学术领路人。

(六)认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

1、及时、准确地做好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运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

2、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宣讲、解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学生。

(七)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教研室教研活动例会制度,通过专题研究、学习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关注社会复杂问题、分析形势热点问题,研究探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六个结合”(即:理论与革命历史相结合;理论与现实基础相结合;讲授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质疑相结合;课堂提问与复习巩固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现实表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

2、积极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和学院思政人文项目研究,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水平。

3、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精彩案例”评选活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八)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听课、评课制度,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

1、教研室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评课,每学期1-2次。

2、质量保证处不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集体听课,评判意见纳入教师整改。

3、学院党委每学期对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一次检查性听课,听课意见反馈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听课、评课活动,及时纠正和处理听课过程中发现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的目的。同时,结合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全体学生的网上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效果及主阵地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等级分上、中、下三个等次,纳入学院教职工年度考核之中,作为衡量其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九)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合理待遇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费等纳入学院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其教学工作量和课时酬金的计算标准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合班上课按相应系数计算;专题讲座、报告等按学院“论坛管理办法”执行。

2、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所占比例不低于学院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

3、在学院评选年度先进、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各项工作中,都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的比例,统一进行表彰。

(十)强化对学生思政课成绩和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的评价

1、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成绩评定要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期中、期末三个阶段按照40%、30%、30%的分数比例进行评定。平时主要考查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效果;期中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理论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以小论文或综合分析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要把主要理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实行统一考试,适当使用选择、判断题,突出案例分析,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学生接受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其现实行为表现(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修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等)结合起来考量和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评价结果分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记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

四、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领导

学院成立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院办、教务处、思政课机构、财务处、科研处、团委、国资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院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党委及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动向及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时刻掌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动态,始终坚持和巩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领导地位,始终保持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中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7年5月17日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63555

版权所有©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 备案编号:陇ICP备12000306号-3 甘公安网备:62010202003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