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思政 -> 人物篇 -> 正文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来源: 时间:2023年07月14日 作者: 点击:

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那么,小麦呢?农业上有着“南袁北李”的名号,杂交小麦则是李振声发明的。

李振声,出生于1931年的山东,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时局动荡的阶段,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就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小小年纪的李振声看见过父老乡亲们无奈吃着咽不下去的野菜的样子,食不果腹。为了能让家里吃上饭,他背井离乡,考进了“食宿免费”的山东农学院,成为了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

此时中国正在遭受日本的侵略,百姓们既要忍受天灾,又要面临日本人抢夺粮食的危险,李振声看着饿殍遍野的城市,心中更是悲痛万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百姓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1951年,他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应了国家的要求,进入了中科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各种牧草资料,闲着无聊的他就对这些杂草进行分类,并熟悉掌握每一种杂草的生长习性。

1956年,当时中国粮食遭遇着严重危机,粮食开始出现“锈病”,李振声被调往杨凌开展的陕西粮食救助工作。他突然发现,麦子变成了生锈的杂草,可是旁边的杂草却安然无恙,那如果,将杂草与麦子进行杂交呢?这样的想法一出来,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李振声还是专心做着自己的研究,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振声在8年之后“生选5和6号”对抑制锈病的发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为了让麦子变成和杂草一样强大的生命力,李振声研究并成功选育出了小偃6号,并在1979年宣布进行亩产测试,其产量远远高于水稻的产量,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李振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不仅让山东的人吃饱了饭,也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所有的努力与坚持都得到了回报,时代造就了李振声这样的英雄。

图片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