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子生产与经营(3)班的来自通渭的同学们2021年2月10日对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甘肃通渭,被称为“书画之乡”。通过资料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调查,同学们了解到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且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对此有一句老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可见当地文化资源有多丰厚。
长期以来,通渭广大民群众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以书画作为表现感受和胸襟的载体,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懂憬和向往,涌现出了一大批酷爱书画艺术的人才,并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各界出现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在精神家园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文化建设。通渭县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此外,与书画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丰厚,比如皮影、地方小曲、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源源流长,比较系统、完整地表现了陇东文化风情。
通渭人以书画作为表现感受的载体,城乡村野处处散发出书画艺术的幽香,营造出了浓烈的艺术氛围,被人们称为“通渭现象”。通渭人的书法作品风格多样,蕴涵着传统的技艺和不断的创新意识。这些孕育出了通渭人崇尚艺术、钟情书画的浓厚氛围,从古至今,习字作画之风久盛不衰,形成了“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面、家家挂我面”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通渭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