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8日,2024年甘肃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马铃薯生产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在定西市安定区顺利举办。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促进处处长王浩、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宪华出席开班仪式,学校社会教育处、农业与生态学院有关负责人及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各村40名马铃薯种植户参加了开班式。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态学院负责人在开班致辞中,向长期支持农业人才培育工作的省农业农村厅与符家川镇政府表达了诚挚感谢。他强调,本次培训班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与地方关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学院以 “千万工程” 经验为指引,紧密围绕甘肃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优质校的示范作用,精心筹备此次培训。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结合学员实际需求定制课程,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与后续跟踪指导,学院致力于为学员营造良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取得长足进步。

张宪华镇长在讲话中着重介绍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定西市凭借广袤的种植面积与可观的产量,以及逐步完善的加工产业链,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该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年产量超过500万吨,且拥有30余家万吨以上的加工龙头企业与60余条加工生产线,在种苗培育、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等领域均有显著成效。然而,张宪华也指出,当前产业仍面临机械化程度不足、产业链延伸受限、农民科学种植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他期望参训专家能够将前沿农技知识传递给广大农民,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本土人才,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追赶发展的新征程。
王浩处长在开班仪式上进一步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与意义。培训将紧密围绕甘肃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需求,秉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致力于全面提升学员的技术技能、产业经营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此次培训,有望培育出一批守护粮食安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为甘肃省农业强省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次培训班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人民政府承办,共有40名马铃薯种植户参加了为期7天的技术技能培训,涵盖综合素养、专业技能与能力拓展等多个领域,采用集中授课、实践操作与观摩交流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旨在全面提升马铃薯种植户的专业素养与实操技能,为推动陇原乡村振兴与全省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