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6日,农业技术系在2号楼1301会议室召开了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守润,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苗世林,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杨平科出席会议。“三农”研究所所长徐向暹、副所长李怀德,生物教研室主任张新中、作物生产教研室主任赵晖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赵丽丽主持。

会议认为,副主任兼副书记蔡伟做的题为《开放、融合、发展》农业技术系一流专业建设汇报内容全面,能够较为客观反映系部近两年围绕一流专业建设所做的大量工作。
招就办处长李明达针对近年来农学专业生源不断下降外部环境的建设、如何做好专业与市场接轨谈了具体的建议。

“三农”研究所李怀德副教授认为,目前老师们的教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希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也希望学校尽快出台激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机制。
“三农”研究所所长徐向暹认为,系部的专业建设应与精准扶贫实现有效对接,扶贫点适合种植中药材栽培,木耳栽培,也具有结合教学的发展前景,有助于专业建设。

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杨平科认真分析了农技系的种子专业、作物专业和生物制药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课程库和项目库建设上下功夫。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守润教授主要针对招生就业谈了建议。农业类大专业是我校的优势和传统,应在巩固深化、发挥特色上做文章。生物制药专业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此类专业,建议系上在如何扩大招生规模上多谋划。应加强与中职院校的深度合作,要尽量加大校企合作企业库的建设。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苗世林谈到,一流专业建设要围绕招生与就业开展。要结合就业,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销对路,才能保证专业发展的持续性。要注重专业改造,课程设置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进行专业改造。要结合农业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在校企合作方面加强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