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正文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发布时间:2018-04-09    阅读次数:652

大 数 据 与 财 务 管 理 专 业

专业代码:62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适应市场经济,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理财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管理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培养的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我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的行为准则,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专业、职业技术技能,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及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备较快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经济管理、经济咨询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努力奋斗的气概。

本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

1、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

2、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人员;

3、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人员;

4、相关金融、保险、证券公司的实务操作人员;

5、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投资理财人员;

6、相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审计及统计等相关工作人员。

7、自主创业,成为会计咨询、服务与投资理财行业人员。

二、知识与能力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语言工具阅读外文专业资料,达到国家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获得相应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

4、掌握经济学、市场营销、基础会计、统计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5、熟悉国内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软件操作、证券投资、市场营销、财务报告分析、投资决策、审计等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

(二)技能结构

1、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能撰写财经及科技论文。

2、掌握财务、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

3、掌握投资与决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金融市场调研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实行多证制,要求学生除取得具有毕业证之外,须通过“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取得“国家计算机一级B”等级证书,拿到“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考试合格证,取得“用友ERP基础能力认证”证书。取得财务人员上岗的“会计证”等证书。

(三)综合岗位能力

具备较强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资产评估、筹资与投资策略及应用等基本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

三、专业基础课

数学、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统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

四、专业核心课

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企业投资学、财务软件操作、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资产评估。

五、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53.4学分(每学期每周1学时计1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12学分(含实验),教学实习12.4学分(实习1周并通过技能考核计1学分),劳动2学分,军训2学分,人文选修课3学分,岗位选修课4学分,毕业实习18学分。课堂教学中公共课26学分,专业基础课36学分,专业核心课36学分,专业选修课14学分。

六、教学组织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院和本专业的实际,突出教学目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严格教学过程,使各项内容的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均达到从事相应目标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和技能标准,力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为1﹕1。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发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之与岗位能力结合,形成学生应职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一)理论教学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在保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的教学结构。突出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设计,充分体现课程内涵中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并提高教学效果,力争结合实际,调整相应课程的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处理好专业知识与拓展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关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

1、教学实习

全学程教学实习12.4周。主要用于操作性强且占用时间较长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具体时间结合各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

2、毕业实习(设计)

毕业实习(设计)实行导师制。于第五学期,由本系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及教师专业课程需要的具体情况,公布本专业毕业实习备选课题及指导教师,采取学生选择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个学生的实习题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五学期内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论文或毕业设计,第五学期不能完成毕业论文者,第六学期继续完成。

3、岗位实训(毕业实习)

岗位实训(毕业实习)是在基本完成主要专业课的基础上(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院内外教学基地参加实践,开展财务管理的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独立工作和社交等综合能力。

4、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就业指导)

入学教育及军训共两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主要以专题讲座和实地训练为主。劳动共一周,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主要以生产劳动为主,也可以安排部分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主要以专题讲座为主,讲授就业观念与创业意识、就业与创业心理品质、就业政策与途径、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与择业技巧等。

七、成绩考核

实行理论考试和实训考核分开的学期考试制度,每学期所开课程除体育、数学、英语等课程可进行单项考核评定成绩外,其余课程均要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分别评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实训成绩按“五级制”(优良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F)评定,并实行学分绩点制,以确定学生在学习质量上的差异,区别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教学实训均应评定成绩,并记入相应课程的实践成绩,每学期的劳动亦按“五级制”(优良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F)评定。

学生在毕业前英语课程应达到“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鼓励达到A级和四级;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鼓励达到二级水平。

毕业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写出毕业论文(或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鉴定。毕业论文可安排交流、讨论、答辩,并侧重评定学生专业专项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凡鉴定不及格或不能通过论文答辩,不予正常毕业。

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评定,毕业时进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鉴定。

执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在主要专业课修完之后必须通过国家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方能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