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正文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

发布时间:2018-04-09    阅读次数:611

现 代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专业代码:620505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管理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本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

1、相关单位从事物流配送、运输组织、仓储管理、物流营销工作;

2、相关单位从事物流经营与管理工作;

3、相关单位的商务信息管理人员;

4、自主创业成为物流公司业主。

二、知识与能力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语言工具阅读外文专业资料,达到国家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获得相应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

4、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商品学、市场营销、数据库及其应用、基础会计、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地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5、掌握物流管理相关政策与法规;

6、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设备与设施、物流中心设计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基本理论与知识。

(二)技能结构

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1、具有物流、储运、配送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能力;

2、具有处理和解决物流现场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物流软件的应用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5、具有英语口语交流和商务谈判的一般能力;

6、物流企业管理能力;

7、自主创业能力。

(三)综合岗位能力

具备较强的物流企业管理、仓储、运输、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物流营运的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

三、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商品学概论、经济法、基础会计学、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数据库及其应用。

四、专业核心课

现代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电子商务概论、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与设施、物流中心设计与管理。

五、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54学分(每学期每周1学时计1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18学分(含实验),教学实习13.4学分(实习1周并通过技能考核计1学分),劳动2学分,人文选修课3学分。课堂教学中公共课26学分,专业基础课38学分,专业核心课30学分,专业选修课18学分,岗位选修课6学分,毕业实习18学分。

六、教学组织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院和本专业的实际,本专业采用传统的实习就业模式,即“5+1”教学实训模式,“ 5”是指前五学期是理论教学期,“1”是指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加就业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目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严格教学过程,使各项内容的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均达到从事相应目标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和技能标准,保证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发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之与岗位能力结合,形成学生应职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一)理论教学

课程排列与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在保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的教学结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并提高教学效果,尽量结合实际,调整相应的课程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

1、参观、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等

参观、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等主要贯穿在每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由授课教师安排。主要目的是强化理论授课当中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要知识点。

2、教学实习

全学程教学实习13.4周左右。主要用于操作性强且占用时间较长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具体时间结合各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教学实习主要针对每门课程的重点内容,进一步系统的强化练习。

3、毕业实习(设计)

毕业实习(设计)实行导师制。于第四学期,由各系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及教师试验研究的具体情况,公布本专业毕业实习备选课题及指导教师,采取学生选择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个学生的实习题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四、五学期内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论文或毕业设计,第五学期不能完成毕业论文者,第六学期继续完成。

4、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是在基本完成主要专业课的基础上(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科研、生产、院内外教学基地参加实践,开展科学实验、生产调查、技术推广及科技咨询。重点培养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组织管理、独立工作和社交等综合能力。

5、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吃苦训练、就业指导)

入学教育及军训共三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主要以专题讲座和实地训练为主。劳动吃苦训练一周,安排在前二学期进行,主要以生产劳动为主,也可以安排部分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就业指导一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主要以专题讲座为主,讲授就业观念与创业意识、就业与创业心理品质、就业政策与途径、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与择业技巧等。

七、成绩考核

实行理论考试和实训考核分开的学期考试制度,每学期所开课程除体育、数学、英语等课程可进行单项考核评定成绩外,其余课程均要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分别评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实训成绩按“五级制”(优良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F)评定,并实行学分绩点制,以确定学生在学习质量上的差异,区别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教学实训均应评定成绩,并记入相应课程的实践成绩,每学期的劳动亦按“五级制”(优良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F)评定。

学生在毕业前英语课程应达到“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鼓励达到A级和四级;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鼓励达到二级水平;物流管理员、营销员、电子商务员证书(三者任选其一)。

毕业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写出毕业论文(或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鉴定。毕业论文可安排交流、讨论、答辩,并侧重评定学生专业专项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凡鉴定不及格或不能通过论文答辩,不予正常毕业。

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评定,毕业时进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鉴定。

执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在主要专业课修完之后必须通过国家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方能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