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下午,院长李敏骞教授在2号教学¥5¥会议室为全体教职工党员讲了一堂题为《从人格视角谈党性修养提高》的党课。多年来坚持人格教育研究的李敏骞教授从人格的思维、情感、意志与党性修养提高的内在联系上阐释了党员应如何提升修养,为民务实清廉,抵制“四风”,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李敏骞说,党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涵盖了人格的三要素,“全心全意”指向了思维与意志,有“独立和专注”坚持原则的、虔敬至诚做事的务实精神;“为人民服务”指向了情感,有“利他”为大家的天下情怀和廉洁意识。因此,从一个人人格的角度说,共产党员的党性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人格,是有服务能力、有坚强的意志、有人民情感方向的人格。
李敏骞说,党性作为一种特定人格,当然要求所有的党员应从人格“思维、情感、意志”三个维度来分析自身,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党性的情感方面,党员应该始终坚持“利他为民”的主旨,把为人与为己统一起来,带头树立为民的良好社会风气。若仅仅为自己着想,便表现的自私,易走向享乐奢靡。
李敏骞说,防腐在于一要党员提高修养,二要构建良好的文化制度,使自己从思想、行为、结果上深刻地认识到清廉对人民的意义、腐败对人民、对个人带来的巨大损失。在党性的思维方面,党员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决不能养成不动脑子、能过则过的不良工作习惯,这种惯性则会使人工作易走过场,养成形式主义的不正风气。在党性的意志方面,党员更应专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虔敬坚守;若任性而为,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
李敏骞说,只讲修养,不讲价值,很难务实;只讲价值,不讲修养,必然走向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很难廉洁为民。党性修养提高的本质是人格不断正确生长,Χ绕一个宽广的目标,知行合一,理实一体,在学习研究与主动实践中成长,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
李敏骞说,修养的高度决定价值的大小。人不可能绕开修养(觉悟、境界),直奔贡献、收获与快乐等价值,否则就成为单纯无效的追求功利。党员要在工作实践中同时关注修养与价值,既不空谈,也不迷失、不功利,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李敏骞说,知性与德性的平衡是党性修养提高的关键。中国历史上有知性与德性之争。事实上,只讲德性,会造成“无事袖手谈心性,Σ难一死报君王”的悲剧;只讲知性,会造成“æ于功利,迷失自己”的惨状。正确的修养来自一个宽广的、团体的目标,通过独立深入的研究和主动专注的实践,达到知性与德性的平衡,达到内化与外行的平衡,达到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的平衡,达到完善人格和成就事业的平衡。
李敏骞总结时说,党员在党性修养提高的过程中,要确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宽广目标,虔敬坚守,童心童趣,如痴如醉,使学习工作与人格生长(修养提高)和贡献、成就、快乐统一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