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9月13日 | 门前栽鸢尾 开出幸福花

7.jpg

“那边三亩地,也要整理,得把这些田连起来……”9月7日一大早,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下湾村党支部书记周萍就忙活着教工人们如何平整土地。不远处的鸢尾花田里,贫困户郝玲玲正带着3个妇女清理鸢尾花的块茎,准备分株。

周萍介绍说,村里准备扩种50亩鸢尾花,届时种植规模将达到一百多亩。这些不起眼的花草,正成为村民们增收的新渠道。

下湾村位于永修县城以西约30公里处,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长期种棉花和水稻,是个典型的无区位、无资源、无特色的“三无”贫困村。村里唯一有的,就是各家门前的农田。

2016年,滩溪镇纪委书记方星星根据组织安排,蹲点下湾村。如何带领村民们尽快摆脱贫困,成为他考虑最多的一件事。为了解村情民意,方星星有空就往田间地头跑,不到半年时间,就跑坏了一双新鞋,也跑出了发展新思路。

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基础。方星星和驻村工作队几经调研,多方奔波,先后为下湾村引进了江西华景鞋业和五黑鸡养殖、大棚蔬菜养殖,让贫困户们迈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虽说脱贫有道、致富有方了,但方星星始终觉得还不够。如何让脱贫致富和生态环保相结合,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不仅要让村民更富,还得让村子更美,这样才能留住人。”

2018年,机会来了。那年5月,滩溪镇党委主要领导在一个花卉种植论坛中了解到,鸢尾花作为世界著名宿根花卉,株型优美、花色丰富,且生态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现在正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否可以通过种植鸢尾花来建设美丽乡村,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发展?镇党委主要领导到上海植物园调研了解后,大胆提出要在滩溪镇种植鸢尾花。然而,放眼整个江西省,几乎都没有种植鸢尾花的地区。事关重大,哪个村敢第一个“吃螃蟹”?

“我们下湾村愿意接下这个项目!”方星星站了出来,斩钉截铁地说。

但花卉种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土地,还需要技术、资金和专业的管理,更得有人来干。“书记,如果种花人手不够,我愿意试一试。我平时也侍弄些花草,说不定能帮上忙。”贫困户郝玲玲听说村里准备种植鸢尾花,主动站出来。

在镇党委的支持和村民的配合下,下湾村启动了鸢尾花种植项目,并与上海植物园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鸢尾花科研示范基地,共同推动鸢尾花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的模式。同时,村里还把鸢尾花作为生态工程适用品种,销售到周边市政、环境等建设工程中。

“鸢尾花就在自家门前,花开了,我们既能赏花,又可以挣钱,心情格外好!”郝玲玲介绍,她和十几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实现了再就业,平时干些锄草、施肥的活,一年下来能增收五六千元。此外,通过种植鸢尾花,村集体每年会将分红的10%奖励贫困户。看到鸢尾花既漂亮又能带来经济收入,村民们也争相在门前屋后进行种植。

从过去零收入的“空壳村”,到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0万元,四年来,下湾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不仅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服务中心也修葺一新。

方星星介绍,下一步,村里准备继续扩大鸢尾种植规模,把下湾村打造成美丽乡村打卡地,提升乡村旅游价值。“届时,下湾村将‘处处是景点、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赏花采摘、体验农事活动一条龙的美丽生态乡村。”方星星充满信心地说。(通讯员 江西省永修县纪委监委 陈川 蔡芬菲 设计 张寒)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 邮编:730030 | 联系电话:0931-8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