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友不如己

【小识】

姚姬传曾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颜之推此段文字,骈散结合,多用四言,音调铿锵,文辞典雅,如能大声朗诵几遍,真是绝佳的艺术享受。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氏家训》的文字,可谓“文质彬彬”。它能流传这么久远,除了思想通达、内容精粹,文字本身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颜氏家训• 文章》提到:“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我一直认为,艺术即形式,文学的形式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本身即可独立,我们不管内容思想,只那文字,就足以玩味涵泳,否则,内容再好,也不是文学。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颜之推此段文章,一开始就引用古人名言:“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髆,同“膊”。一千年出一个圣人,就好像早晨到晚上那么快,五百年出一个贤人,密得就好像胳膊碰着胳膊。这句意思,就说圣贤的罕见,极难诞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疏阔”二字甚妙。傥,倘或。不世,不世出,世上所少有。倘或遇到人世罕见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呢?

颜之推很喜欢以己作譬,这样使得文章平易近人,为人所乐于接受。他说,我生于乱世,长于兵马之间,流离漂泊,听到的看到的很多,遇上有名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仰慕的。《慕贤》这篇文章谈的不是古代的贤人,是讲对并世贤人的仰慕。这个难度就很大了,没有过人的眼力,自己的水平不高,也就无法认识真正的贤人。所幸颜之推眼光过人,颇能识人,所以才能进步那么快。他接着说,人在年少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结交的朋友朝夕相伴,受其熏陶渍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没有存心去学,但潜移默化中,自然就相似了。何况人家的操守德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习的东西呢?较,通“皎”,明显。

谈到此处,颜之推就很感叹于交友。他引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是孔子曾说过的。与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久而自芳也。”时间长了,自然就芬芳了。而与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墨子曾见染丝者,叹息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是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君子必慎交游焉。”君子一定要慎于交友。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轻易遇见?“但优于我,便足贵之。”只要比自己优秀的,就足以珍惜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哉?

如今,普及教育的时代,似乎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是圣贤。实际上,谁是贤人?倒是一个问题了。

现在一些所谓明星学者被媒体捧到天上,过一段时间又遭反转,被媒体骂到土里。于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也是自然。

或许大家更注重的是苏秦、张仪出入王侯之家,佩六国相印的光鲜,至于颜回穷在陋巷,反而无人问津了。(杨光祖)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 邮编:730030 | 联系电话:0931-8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