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不是胸中存灼见;
如何眼底辨秋毫。
——佚名撰(见《对联标语格言汇编》)
【小识】
近代以来,眼镜行业逐渐流行,有好事者为此题一门联:“不是胸中存灼见;如何眼底辨秋毫。”意在说明配镜之后的清晰观感,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些许哲理。
人世繁杂,不易看清,更何况明察秋毫。《尚书》中以“灼见”一词,来发现有“俊心”之贤才,可见真知灼见谈何容易。古人说,“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想要察言观色,明辨秋毫,胸中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能洞若观火,方得透彻明了。两块镜片,折射着处世之道。
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与眼镜材质相当的一家玻璃店门口则写道:“对世事看得透彻;与人群便觉精明。”表面虽说玻璃让隔屏之物看得更加清楚,不禁让人觉得此物“精明”玲珑。实则这“精明”的味道大家都体会得来。有些事不要太过计较,有时装傻未必不是真聪明。显然,虽都是“透明”的本质,两家店的看法却各不相同。想起郑板桥的一句话,“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不由得好奇,倘若两家店彼此为邻,真叫芸芸顾客如何是好?(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