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10-29 08:30 分享

【楹联】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
因循两字,从来误尽英雄。
——清•佚名撰(见《书家联锦》)
【小识】
《论语•为政》有句“言寡尤,行寡悔”,是说言语上少过失,行为上便少悔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专门有“尤悔”一章,记载那些不注重自我言行的事。
如书中说,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某次行至稻田,不识田中作物,便毫不思索地说:“这是什么草啊?”左右为难地应答:“这是水稻。”这让简文帝十分尴尬,他回宫后,羞得三日不见人,悔恨自己不识万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一时轻浮,竟留下千古笑柄。古人有本“畅销书”《书家联锦》,其中有一对:“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因循两字,从来误尽英雄”,上联正是在说简文帝这样的例子,若有一分浮躁,便招来一分后悔。谨言慎行,从来是为人之道。
可下联接着说,谨慎虽好,也不能过头,过头的谨慎,就是“因循”。因循,有守旧,亦有犹豫、拖延之意。明末著名文人侯方域,在总结明朝灭亡的经验时就说,“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空城计》中的两大主角司马懿和诸葛亮,便是一个因循多虑,一个放胆一试的典型。昆明西山有副联:“漫云有画有诗,即放胆如何落笔;借问是月是海,且忘机试一凭栏。”眼前景致,不去放怀一试,焉能知月之朗,海之阔,山水之雄奇。
最是美好的景致,最要把握时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若一味因循,必不能至。所以前人感叹:“因循两字,从来误尽英雄。”(嘉南)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作者 何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