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堂中有太和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10-09 08:30 分享

日期9.jpg

【楹联】

一勤天下无难事;

百忍堂中有太和。

——清•佚名撰(见《新镌万事联珠》)

【小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时,在河南濮阳张家庄,有一叫张公艺的老者,历经齐、隋、唐三代,九世同堂,且尚未分家。唐高宗李治十分好奇,曾亲自访问,这么大的家口是怎样同居共处下来?只见老人不慌不忙,在纸上连写百余个“忍”字,并说传家之道,就在于能忍,夫让妇,兄让弟,父让子,子让孙,互相包容,所以相安无事。

李治深受感动,颁赐“百忍义门”之誉。更有书中说,李治还为此落泪,知情者明白,他的父辈,乃至他这一辈,都曾因家庭不睦而屡生变故,对此情景,自然被张家的和睦触动。由于唐高宗的推崇,“百忍堂”成为后代张氏的堂号,后世皆以“百忍”作为教导子孙与人为善的家训。有传世家祠楹联:“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传家万世皆宜忍;教子千方不外勤”等,所言皆是此事。而在“百忍”的同时,倡勤重俭,更是分内之事。

相传张家还存有《百忍歌》,其中写道:“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俱为劝善规过之言,如另一副所说:“勤与俭治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嘉南)

10-9张凤鸣1.jpg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作者 张凤鸣)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 邮编:730030 | 联系电话:0931-8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