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回信寄语在学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9月5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后,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各部门、各系部于9月6日晚,认真组织全体师生收听收看晚上播出的《新闻联播》,集中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广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培养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对全国涉农高校服务“三农”事业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是我们今后办学发展的根本遵循,极大的鼓舞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干劲,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热情,我们感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守学院“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三农三化’”的办学宗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定办好农业职业教育,努力培育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型农业职业人才,把学院办成甘肃“三农三化”事业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摇篮,为全力推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甘农职院应有的时代贡献。

学院党委副书记齐磊表示,总书记对涉农高校三农工作的肯定,使我们备受鼓舞,信心百倍。学院作为省内唯一一所涉农高职院校,承担着服务甘肃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贯穿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环节中,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培育更多农业类优秀学子,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专门人才。

农业工程系党总支书记赵丽丽表示,听了总书记的回信,感到特别感动,农业教育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信心倍增,今后一定将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到位,积极为甘肃农业现代化服务,为智慧农业发展服务。

园林工程系张庆霞教授表示,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将在教学一线努力传播深入农业农村工作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青春绽放在“三农三化”的沃土上。

农业工程系张新中教授表示,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的,看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我更加有信心和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植物病虫害的研究,将总书记对农业的深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期望,融入我的教学研究中,为“三农三化”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表示,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感触很深,要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积极投身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务处副处长马海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振奋人心,农职人将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着力在提升职教水平上下功夫,为“三农”发展培养出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能人才。

教务处严慧民老师认为,此次总书记的回信,为新农科在新时代杨帆起航指明了方向,高等农林教育将迎来改革的新春天。

实验室赵秋霞老师表示,看了总书记的回信,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一定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奉献,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力量。

档案室许新华老师表示,观看新闻后,对总书记寄语涉农高校的期望感触很深,作为农职院人,就应该坚持以农为本,培养更多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业技术人才。

学院农业工程系19级种子班新生王戈表示,作为刚入校的新农业人,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更加坚定了学农的信心,在未来的三年校园生活中,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学习专业课程,锤炼服务“三农三化”的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甘肃农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学院畜牧工程系畜牧专业学生董伟表示,作为即将步入实习岗位的农科学子,看了总书记的回信,一定要在实习岗位上磨炼意志,刻苦钻研技术,坚定强农兴农的信心,让自己的青春梦想在农村的广阔田地里绽放。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 邮编:730030 | 联系电话:0931-8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