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学院与北京中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康养产业学院并附设中乎堂智能国医康养中心揭牌成立。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效明,兰州市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副局长杨衍鹏,北京中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薛仰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一平,党委委员、副院长徐鉴民,党委委员杨平科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齐磊主持。

刘效明围绕职业技能培训理念、要求及政策等方面发表讲话。他指出,产业学院要统筹扶贫、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业补助、行业部门等多渠道政策机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有关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积极针对乡村振兴人才振兴需求,把握政策机遇,积极有所作为;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发挥好学院在教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学院结合“健康中国2035规划”和甘肃省“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成立产业学院培养康养人才,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杨衍鹏结合城关区就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发表讲话。他指出,2020年,甘肃省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的部署,做好创新创业工作。将从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创办康养服务企业支持,充分对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助力康养服务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康养服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圈、劳务输出基地等,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张静介绍了康养产业学院及中乎堂智能国医康养中心筹备过程及发展愿景。她表示,产业学院以智慧科技助力中医康养产业,通过古法中医研发转化,培育孵化中医领军人才;面向社会建立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育体系。产业学院将重点推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训计划,形成我省中医康养人才长期培育机制,重点培养养老护理、幼儿教育、社区服务等特色专业的优秀人才,实现产学研同步协调发展;为技能中国、技能甘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输送优秀康养人才,也为学院毕业生高质量稳定就业拓宽渠道。
薛仰全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介绍了学院百年办学历程和办学成果。他表示,甘肃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优良土壤。学院中医药学院同北京中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产业学院,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中医康养技术技能人才,进而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产教融合、培养大国工匠的有关职教政策,响应打造“技能甘肃”和省“四强行动”战略要求。同时也是探索以康养产业为抓手,加快服务现代中医康养产业发展,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校企双方携手共进,以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协同创新载体,深化产学研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推进医教协同,打造企业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的典范;共商、共享、共谋,打造由战略合作到融合式共赢发展的典范。

会上,举行了产业学院及中乎堂智能国医康养中心的揭牌仪式,聘请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国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张明,中国传统文化讲习中心主任陈小平等行业专家骨干为产业学院特聘专家。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指导了产业学院和中乎堂智能国医康养中心运行情况。

学院相关处室、院系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中医药学院/供稿 张胜闻/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