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守正者和担当者 ——2023新年贺词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值此2023年新年到来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教职工家属、广大校友、学生家长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22年是学校“管理转型提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办学育人主体责任,形成了“党建统领、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

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面对学校发展的瓶颈短板,我们统筹各方力量,抢时间,抢进度,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干事创业志气日趋高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有效,党建和业务一体推进、健康发展。获“标杆院系”等对标争先认定8项,创建“农职润乡”等党建品牌9个、“三联动三提升”等党支部工作法21个;获国家级省级职教内涵项目154项、全国全省师生技能比赛奖励74项。

这一年,我们强化混合式教学改革,师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训育结合、工学结合、耕读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与大赛流程深度对接,学生获国家技能比赛二、三等奖3项,在干中长本领、悟道理。深化“双思政”,讲好思政课、专业课、校史课,获省级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微课和精品在线课150个,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典型案例1个和全省粮食教育宣传基地1个。

这一年,我们深化校地行企合作,产科教融合呈现新气象。获省级新品种鉴定2个,建立康养产业学院、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学院,成立了甘肃省康养职教集团,加入了全国乡村人才培养职教集团。与甘肃农垦集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联国企补链条”企校协同机制。与省纺研院开展合作育人,拓展办学面积35亩,探索“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产科教联动机制。建立中高职贯通实训基地10处,招生获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3.8%。

这一年,我们对接产业布局办学,二级学院主体地位凸显。围绕甘肃“一核三带”区域布局和“四强”行动战略,新建了农业与生态、园林与建筑、畜牧兽医科技、食品与文旅、制药与应化、康养与教育、经贸与电商、信控与智慧等八大二级学院,构建了“农工商贸旅”一体化专业群格局,服务种业、药业、花卉业、菌业、薯业、羊业、乳业、旅游业、康养业、化工业等十大产业。

这一年,我们深研农职办学历史,衡鉴精神深入人心。凝练形成了“甘肃省第一所官立职业学校”“甘肃籍第一位为中国革命牺牲英烈毕业的学校”“甘肃省办学历史艰辛的学校”“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诞生的学校”“甘肃省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度高的学校”“丝路寒旱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等“六大镜像”,农职人更具历史自信和时代勇气。

这一年,我们与疫情作斗争保安全,农职人更加凝心聚力。抗疫以来,党员干部、教师舍小家为大家,很多年轻干部、辅导员、女老师第一时间冲在前、入现场,彰显了农职人的担当和农职院未来的力量,农职人应急处突能力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治理现代化推进年”目标要求,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抓党建;落实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意见,谋项目;落实干部教育培养培训制度,转作风;落实安稳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保健康;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强弱项;落实“双高”建设、“技能甘肃”打造、“提质培优”重点任务,补短板;落实甘肃省农业特色产业政策,提特色。

让我们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持续打造现代丝路旱寒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祝农职院的明天更具中国红、水天蓝、生态绿和丰收黄。

祝全体师生更加勤朴耕读、守正创新,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中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12月31日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25号 | 邮编:730030 | 联系电话:0931-81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