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广电总台 发布时间:2022-01-27 08:31
去年,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抓手,精准有力开展监督,推动巩固拓展、实现有效衔接、护航乡村振兴。
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一崭新实践,去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列出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三个方面的35项监督重点,护航乡村振兴。农村“三资”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对此,甘肃省纪委监委将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纳入过渡期专项监督,在全省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全面排查“三资”管理风险隐患,积极探索“三资”监督新办法,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去年3月,金昌市金川区针对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权属模糊、监管缺位、运作不规范、处置随意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县区整体组建巡察组交叉开展农村“三资”管理专项巡察,剑指“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共发现问题177个,目前已整改159个。
为有效提升监督质效,甘肃省纪委监委推动形成“省级统筹、市州负责、县乡主抓、一体推进”的纵向监督责任体系和“党风政风监督部门牵头抓总、监督检查部门抓片、派驻机构抓线”的内部工作机制,分层分类精准实施监督,推动专项监督深入开展。
天水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成立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大数据分析对比和定期回访等形式,看实情、听实话、访实效,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及时跟踪督促解决。
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曹家埂村利用集体土地投资建成一家主营机械设备销售、汽车销售的市场。市场租赁获得的收益,曹家埂村每年年底会按照人口向村民发放分红。但是去年的分红公示上,60多岁的周对生没有看到自己儿子的名字,于是他急忙跑到村务监督委员会反映情况。
去年,省纪委监委在织密监督网、聚焦重点县、紧盯资金链、严查微腐败、打出组合拳的同时,还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完善信息化监督平台,有效发挥线上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是十三届省纪委五次全会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点,强化上下联动,精准实施监督,有效护航了乡村振兴。去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12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223人,党纪政务处分967人。(张弛 赵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