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甘肃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开校纪念摄影)
1906年(清光绪32年)兰州道彭英甲创建的“农林学堂”,后定名为“甘肃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座落在兰州萃英门内兰州举院东南角。当年1月招收农科学生30名,2月19日开办;
1908年招收林科学生17名,1911年(宣统3年)两班学生毕业,共培养学生47名,1913年(民国2年)停办;
1917年(民国6年)在原址改建校舍复办,定名为“甘肃省甲种农业学校”,隶属甘肃省教育厅;
1918年增招林本科一班;
1924年更名为“甘肃省立农业学校”;
1926年改名为“甘肃省立职业学校农科”;
1927年更名为“甘肃省立农科职业学校”;
1929年改名为“甘肃省立第一农业学校”;
1934-1935年,在城南何家庄新建校舍;
1936年改名“甘肃省立兰州农业学校”,搬迁新址办学;
1941年新增设三年制高级合作科;
( 甘肃省立兰州农业职业学校成立十九同年纪念摄影(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三十日)
1944年8月改名为“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改设五年一贯制高级农艺科、高级森林科;
1945年增设五年一贯制高级畜牧科。至新中国建立前,在校学生约200余人,教职工约60余人,图书一万余册。民国期间培养学生1098人;
1949—1955年,1949年解放后,学校得到了新生,1952年更名为“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1953年招收作物栽培、造林和动物饲养三个专业。1954年迁入段家滩新校址办学,增设植物保护专业,1955年增设果树蔬菜栽培专业,1955-1956年先后征购实习农场120.8亩;
1957年成立“甘肃省农业干部学校”;
1958-1959年截堵黄河支流,修建530亩鱼池两处,人工养鱼,首创甘肃大面积养鱼成功的光辉历史;
196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学校先进典型,全国重点中专学校,并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1962-1969年,1962年5月,学校奉命停办。1963年秋恢复农作物栽培和果树蔬菜栽培两专业招生,1964年增设农业会计专业,在校学生分别于1967—1969年毕业离校;
1969年奉命搬迁清水县,更名“甘肃省清水县农业学校”;
1972年改名为“天水地区农业学校”;
1973年更名为“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恢复计划招生,设农学、果树蔬菜、植保三个专业;
1975年在“清水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天水农学院”,分设农学、果林、牧医、农机、水电五个系;
1978年撤消“天水农学院”,恢复“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
1979年在原“兰州农业学校”校址恢复“甘肃省农业干部学校”,并成立了“甘肃省农业科技学校”,收回了被部队和外单位占用的部分校舍及试验地20余亩,当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作物育种两个专业,1983年增设土壤农化专业;
1984年举办农经职工中专班;
(建校80周年大会暨离退休教职工与校领导合影)
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与“甘肃省农业科技学校”合并,恢复“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保留“甘肃省农业干部学校”,一套机构,两个校牌;
1992年在榆中县和平镇建成占地180余亩的教学试验农场,1992年在农业部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B类—级学校”。
1993至2004年的近20年中,在省政府和农业厅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被省上重新确立为省部级重点学校;
(2004年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庆典)
2004年6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决定,7月9日省政府以甘政函[2004]61号文批复,将“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改建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撤消“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建制,隶属省农牧厅,业务上受省教育厅指导。
2007年学院百年华诞庆典(1907-2007)
(2024年8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