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科研之路

发布日期:2022-09-04   阅读次数:257

正是由于2年的实践锻炼,使我深刻理解农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1993年,原清水农校作物育种课程张金老师调任我校作物栽培教研组,由他主持的胡麻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也随迁到我校进行。当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清水农校的前身就是兰州农校,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儿子与老子的关系。1994年春,张金老师将一少部分育种试验种植到下滩农场,由于我和李明达老师也在下滩农场种植试验地,在彼此相近的工作中,我与张金老师从认识到熟悉,进而再与胡麻育种因此结缘有了交集,时至今日。

但正式参与张金老师主持的胡麻育种科研工作是从1995年开始。光阴荏苒,岁月蹉跎,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我对作物育种工作既感到艰辛,而又有欣慰!农学专业的人都知道作物育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而令人欣慰的是能为我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的胡麻栽培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育种工作首先需要种质资源,我的胡麻育种工作就是从认识、种植并熟悉原始材料的特征特性开始的,我们每年种植的原始材料大约几百份,一方面是用于亲本选配与杂交(每年选配一定数量的杂交组合,如100个左右),一方面是为了种植保存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每年我们在杂交育种上的焦点主要是在丰产、抗病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含油率,同时兼顾脂肪酸品质和麻纤维加工品质。在亲本利用中以外引的抗原材料和自选的中间材料为中心,注意把近年来各育种单位推出的高产、高抗、高油品种的遗传成份,通过杂交,重组于杂交后代中,以选出层次更高的兼用型新品种,从而满足对胡麻综合利用之需求。

杂种后代的选育:每年种植F1代组合100个左右,有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复交组合。生育期间根据田间观察记载和性状的遗传表现,按组合全部收获。种植F2代组合100多个;选种圃种植F3代以上单株株系1000~2000个株系不等。在田间观察记载的基础上共入选优良单株1000~2000株不等。同时,在选种圃中选收稳定株系若干个。

品系鉴定试验:每年将上年入选的稳定株系(约30多个),通常按间比法排列,重复2次。行距0.2m,小区面积1m×3.34m=3.34m2。走道0.35m。成熟后按小区全部收获,经单收单打单独计产和室内考种,并结合田间表现,一般选出综合表现好且增产的前10位品系参加品比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将上年选出的品系(含对照)按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一般为2.0×6.67=13.34m2。行距0.2m,走道0.35m。成熟后按小区全部收获,经单收单打单独计产和室内考种,并结合田间表现,一般选出综合表现好且增产的前2位品系参加全省或全国的区域试验。

甘肃省区域试验与全国区域试验:我院胡麻育种课题组每年都要承担全省区域试验和全国区域试验,全省区域试验一般安排2个点,一个是灌溉组,一个为旱地组。试验按照主持单位的统一要求进行。成熟后按小区全部收获,经单收单打单独计产和室内考种,并结合田间表现,综合表现好且增产的品系才有可能进行品种审定。

同时,每年还要承担生产对比试验。从以上育种程序可以看出,一般一个新品种的育成,需要10多年的时间。它不仅是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而且更是发挥育种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所以,一个新品种实质上凝结了育种团队每个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    

愿我院作物育种团队再创辉煌!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