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管理水平提升 /正文

高职“诊改”应以内部专业评估作为突破口

发布时间:2016-09-06    阅读次数:445

 

高职“诊改”应以内部专业评估作为突破口
2016-06-30  吴一鸣 

最近,“诊改”是中高职院校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诊改”应该如何进行,似乎谁都很清楚,因为文件和方案摆在那里;又好像谁都搞不明白,因为要求有点宏大甚至繁杂。下文是从笔者三个月之前写成的一篇小作中抽出来的部分内容并改成现题,其中对“诊改”有一些个人浅见。原文尚未发表,仅在此个人微信公号与大家分享。

高职“诊改”应以内部专业评估作为突破口
2015 年底,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要求所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如何区分这种“诊改”与之前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异同,如何通过内部“诊改”来有效建立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出发,还是从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高职院校都亟待建立和完善内部专业评估的有效机制,并藉此推动“诊改”的有效开展。
客观认识内部专业评估的基本内涵
从内部视角出发,对高职院校专业评估的基本内涵,则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认识和理解。
其一,内部专业评估是学校办学定位的自我诊断。 在之前已经开展的两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多地是从学校办学宏观层面来看学校办学定位问题,并没有真正细化到专业层面。当前政策层面反复要求的要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不能简单依靠拍脑袋决策,必须有充分的论证,形成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内部专业评估是对学校办学定位的一种自我诊断,一种自我纠偏。
其二,内部专业评估是办学资源配置的优化依据。 办学资源配置,始终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科学、有效、合理地配置办学资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高校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对所有专业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内部评估机制,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层面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成效进行检查和验证,一方面也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办学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其三,内部专业评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虽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在很多学校深入人心且对内涵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成效,但在过去两轮评估中更多在于整理结果性的支撑材料而对一线教师和教学行为的关注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内部专业评估作为学校自身为了提升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抓手,可以更关注过程性,更突出对专业建设本身的观察和考量,从而更方便更直接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机制性保障。
其四,内部专业评估是学校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 随着高职院校章程的陆续发布与实施,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步伐正逐步加快。在高职院校中,如何结合实际,赋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话语权和参与权,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当然会成为有效建立并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大力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今天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准确把握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导向
笔者认为,必须将专业建设置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予以考量,重点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导向。
其一,对办学定位的支撑性。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既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根本体现。由于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正随着内涵建设的深入而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向与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专业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性问题,就是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作为院校内部评估的首要关注对象。
其二,资源条件上的保障性。 在前期相关课题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不少高职院校为了生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新专业的设置根本不经过论证,而是盲目追新求热。有的甚至在没有师资力量、没有实训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在高职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内涵发展的今天,如果高职院校对这种现象仍然不重视、不纠正,所损害的必将是高职院校自己的未来。立足实际,从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教学仪器设备、校企合作等方面围绕专业建设发展定位与目标进行分析与优化,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
其三,人才培养上的科学性。 面对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尤其是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已是大势所趋的实际情况下,不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和生源状况是不一样的,同一院校内不同专业的生源结构和生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很难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其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能否将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落实、落细、落实到具体专业上,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道路,应该成为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四,质量保障上的有效性。 一手抓招生,一手抓就业,是高职院校二十多年来发展的一个常态。但中间环节往往没有得到足够或有效的重视。虽然高职院校会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来对教育教学质量予以监控和保障,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工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梳理,重点关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尤其是对实际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可能出现的诸如校企合作方面风险等进行研判,无疑是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预设目标。
其五,社会服务上的适应性。 从中国高职高专网发布上的31个省(市/区)以及千余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来看,高职教育立足人才培养在服务区域发展上做了很多探索,但服务形式单一(主要为社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量化数据较低)仍是普遍现象。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对“一带一路”以及区域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面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攻坚,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而这些努力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专业建设上。如何提升专业对区域需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如何增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必须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着力完善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不是简单的专业建设总结,也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而是需要站在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全方位地系统考察与评估。对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跳出专业看专业,既关注专业自身建设质量和水平,也关注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功能与作用。虽然在内部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上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不管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建构,以下三个方面都必须作为重点关注要素。
其一,专业建设的外部要求。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首先与学校办学定位密切相关。学校办学定位决定了学校专业建设规划,这就是作为单个专业而言所面对的来自学校发展层面的定位要求。同时,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必然与区域产业定位密切相关。区域产业定位决定了行业企业的需求,这也即是作为单个专业而言所面对的来自区域发展层面的现实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首先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其二,专业建设的内部环节。 这一部分是过去两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关注的重要内容,但作为专业评估而言,所关注的点应该更具体、更务实。笔者认为,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是专业办学基础能力的体现,课程建设、教学资源能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力,社会服务、合作办学能呈现专业建设的环境与活力,过程管理、质量保障则能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培养成效要能显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情况。这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核心内容。
其三,专业建设的表象特征。 生源吸引力、社会美誉度,是从学校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需求适应力、服务贡献力,则是从社会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在内部专业评估中,完全可以通过量化分析、纵横比较等方法,客观反映出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专业建设的有效性以及专业自身的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