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功入选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国共计约3000个团队参选,共遴选出958支团队。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制订了全面详细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施方案,紧密围绕红色诗文诵读、红色歌曲传唱、党史故事宣讲、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民族地区牧民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关爱、非遗文化宣讲、畜牧兽医与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带货八大模块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分别在兰州市三县五区、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区的村镇和社区开展线上云推广活动,第二阶段深入藏族群众、村落进行实地推广。
2022年8月18日-20日,团队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搬迁点兰州新区西岔镇新康村、以及兰州秦川镇炮台村推广普通话,引导他们用普通话沟通交流,并纠正错误发音。
团队首先来到西岔镇新康村,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入户走访三十几户藏族村民的新家,并开展普通话问卷调查。团队成员与藏族村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状况以及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显示,大部分藏族村民具有学习普通话的强烈意愿,基本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学历普遍偏低,部分女性和年龄较大的藏族村民用普通话交流仍然存在困难。他们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接受普通话的宣讲与推广。团队成员为村民发放了普通话宣传推广手册与精美小礼品,并从普通话来源、讲好普通话对于脱贫攻坚的意义、讲好普通话对于促进个人发展与再就业方面的重要性开展宣讲。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普通话教育要先从娃娃抓起。团队从新康村儿童的实际语言基础出发,为当地30名儿童开设了普通话宣讲课堂,以拼音教学为切入点,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夯实普通话基础知识;与此同时,通过自我介绍、小小天气预报员、朗诵古诗、学说绕口令,学唱儿歌等语言游戏活动引导小朋友练习标准发音、认识汉字,提高普通话的应用与表达能力。
当地藏族小朋友仅在课堂上讲普通话,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藏语沟通,缺乏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因此团队成员与当地藏族村民同跳锅庄舞、同唱《我和我的祖国》、藏汉发音差异探讨、为藏族小朋友发放学习用品等趣味活动,营造普通话学习与交流的氛围,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推广普通话,各族人民心连心”与藏汉同胞心意相通的和谐与共鸣。

推普团队还前往秦川镇炮台村,参观了炮台村红色教育基地“乡韵记忆馆”,图文并茂的讲解、丰富的实物展览,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幕幕炮台村历史变迁、生活变化、农耕发展、文化传承的岁月场景。尤其是炮台村村民珍藏的党的领袖与十大元帅的图片、书籍及红色文化的珍贵实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在炮台村得到充分的传承与赓续。
通过此次普通话推广“三下乡”活动,不仅使推普团队对乡村振兴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还加深了同学们对农村和基层的认识,也坚定了同学们借助普通话推广平台为乡村振兴蓄力前行的信念。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推普活动能为当地藏族村民的幸福生活助力,并为藏族小朋友插上为理想腾飞的翅膀,用普通话照亮他们的幸福人生,积极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杨华/审核 余文娟 吴彩霞/撰稿